2025年6月10日至11日,在哈爾濱傳媒職業學院一、二校區演播廳,宮波校長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思想引領,為學院2023級全體學生進行了實習與人生職業規劃發展戰略指導授課。這場融合社會學深邃思辨、職業生態系統建構與存在主義哲學思考的思想講堂,以"社會文明長河"與"生命個體航標"的恢弘隱喻,為傳媒學子構建起貫穿未來發展維度的成長坐標。
“哈傳血脈構筑人生基底,傳媒精神照亮前行征途。”宮校長以詩性語言回溯教育初心,從播音主持專業的聲韻格律訓練,到影視制作工坊的蒙太奇思維培養,再到新媒體實驗室的算法邏輯解構,勾勒出“專業技能—行業認知—社會洞察”的三維培育體系。他援引校訓“明德崇學、學以致用”的精神內涵,強調傳媒人需以道德良知為錨,堅守真實價值傳播理念,以終身學習的姿態構建“專業+跨界”的復合競爭力。
在社會認知維度,宮校長以馬克思主義社會結構理論為框架,解析生產關系、科技革命與社會利益格局變遷的關系。“人生如逆水行舟,既要順應歷史潮流的客觀規律,更需鍛造掌控制高點的主觀能動性。”他以存在主義“自我塑造”理論為支點,揭示“關鍵選擇—認知迭代—身份重構”的成長螺旋,印證“職業價值的終極度量在于對社會問題的解決能級”的深刻洞見。
針對實習這一職業孵化關鍵期,宮校長構建“五維賦能模型”,以某省級媒體實習案例為據,建議播音專業學生可通過參與紀錄片創作實現從“語言表達者”到“內容敘事者”的認知躍升;會計專業學生在智慧財務系統實操中最終徹底掌握RPA流程自動化技術;設計專業學生在元宇宙場景設計中完成“平面思維—空間敘事”的能力進化。數據顯示,優質實習經歷能顯著提升就業競爭力,頭部企業的實習留用率比普通校招高出20倍。他建議學子們抓住實習機會,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淬煉能力,為未來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人生發展戰略層面,宮校長提出“三幕式成長模型”:25-30歲筑基期需完成“數字技能+項目管理”的T型能力建構;30-40歲突破期應實現從“技術執行者”到“生態建構者”的角色躍遷;40歲后則進入升華期,需構建“經驗傳承+生命平衡”的雙螺旋體系。“最小行動法則”的現場推演中,他指導學生通過小規模實踐來驗證想法,降低試錯成本,實現認知迭代,逐步達到職業規劃目標。當《哈爾濱傳媒職業學院校友之歌》奏響,“冰雪鑄魂?傳媒致知”的精神旋律在穹頂回蕩之際,宮校長提出倡議構建“校友發展共同體”,通過校友間的資源對接和導師指導,形成持續的職業支持網絡。
這場兼具學術高度與實踐效能的思想盛宴,既有理論高度,又貼近實際需求,為哈傳學子們提供了清晰的行動框架和實用的職業規劃建議。講座傳遞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真正的成長不在于一時的成功,而在于持續的學習、適應和貢獻。傳媒行業的核心價值在于真實與責任,以專業精進為舟、以價值創造為帆,是每一位從業者的使命,只有將個人發展錨定于社會進步的坐標,堅守初心,創造價值,方能在時間長河中描繪出屬于自己的壯闊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