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精心策劃的俄羅斯后貝加爾邊疆區阿金斯克藝術學校師生在華研學活動,于6月16日晚伴隨研學團師生踏上歸國列車而圓滿落幕。
這場為期兩周、主題為“研學、融學、游學、博學、樂學”的深度文化藝術交流之旅,為遠道而來的俄羅斯青年藝術使者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龍江記憶,也在中俄藝術教育交流的畫卷上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6月5日俄羅斯后貝加爾邊疆區阿金斯克藝術學校的師生們滿懷期待抵達三江美院起,校園便成為了藝術與友誼交織的舞臺。在緊張而充實的日程里,俄羅斯師生們沉浸式體驗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藝術與現代科技。
中文課堂上,他們饒有興致地學習基礎會話,“你好”、“謝謝”的發音從生澀逐漸變得自然流暢。在傳統工藝的世界里,他們親手體驗了精細繁復的掐絲琺瑯彩制作,感受指尖上的匠心傳承。國畫課上,筆墨紙硯間暈染東方韻味,俄羅斯學子們凝神靜氣,在素雅的扇面上精心繪制出花鳥蟲魚,完成了一件件獨具特色的作品。書法練習則讓他們初次領略了漢字的結構之美,一橫一豎間體會著“你好”的深厚內涵。
現代科技的魅力同樣令人著迷。3D打印技術將數字構想迅速轉化為觸手可及的實物模型,而AIGC人工智能文生圖課程則展示了科技與藝術融合的無限可能,輸入“中文指令”便能生成充滿創意的視覺圖像。日落時分,太極課程成為結束一天的獨特方式,師生們在舒緩的動作中感受著中國古老養生文化的平衡之道。
研學之旅的精彩遠不止于課堂。為了讓俄羅斯朋友們更全面地感受黑龍江的風土人情和哈爾濱的城市魅力,學院精心安排了豐富的參觀游覽活動。黑龍江科技館的奇妙展項引發了陣陣驚嘆,東北虎林園里威猛的“森林之王”激發了創作靈感,哈爾濱極地館夢幻的海洋世界帶來了難忘的體驗。他們漫步于歷史街區,在圣索菲亞教堂的穹頂下感受建筑藝術的震撼,在中華巴洛克街區品味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情,在中央大街光滑的面包石上聆聽“東方莫斯科”的百年回響。參訪黑龍江大學,感受中國高等學府的學術氛圍;在風景如畫的太陽島,他們更是支起畫架,將北國夏日的湖光山色定格于寫生作品之中。這些實地探訪,讓書本上的知識變得鮮活立體,為藝術創作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經過兩周的朝夕相處與深度交流,6月16日下午,研學團師生迎來了溫馨而隆重的結業儀式暨歡送晚會。儀式現場氣氛熱烈而感人。中俄師生代表紛紛發言,真摯的話語里滿是對這段寶貴經歷的珍視與對友誼的不舍。俄羅斯學子們自豪地展示了他們兩周來的學習成果:繪有中國風韻的折扇、筆力漸成的書法習作、栩栩如生的剪紙、親手制作的掐絲琺瑯彩片、充滿巧思的3D打印模型,以及由AI生成的創意圖像。每一件作品都是他們用心學習和文化碰撞的結晶。
隨后的歡送晚會更是高潮迭起,中俄師生同臺獻藝,歌聲悠揚,舞姿翩躚,不同文化的藝術形式在舞臺上交相輝映,禮堂內掌聲雷動,歡聲笑語不斷,將惜別之情融入熱烈歡快的氛圍之中。
當晚,帶著沉甸甸的收獲和滿滿的友誼,俄羅斯阿金斯克藝術學校的師生們依依不舍地登上了返程的列車。站臺上,揮手告別的身影、真誠的祝福和一聲聲“再見”(До свидания)與“一路平安”,為這次短暫而豐盈的藝術研學之旅畫上了深情而圓滿的句號。車輪啟動,駛向遠方,但共同創作的藝術作品、共同體驗的文化點滴、共同締結的青春情誼,已深深鐫刻在每一位參與者的心中,成為連接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與俄羅斯阿金斯克藝術學校之間堅實而溫暖的橋梁。
本次俄羅斯師生研學活動的開展,是黑龍江三江美術職業學院在國際藝術教育交流方面的又一次成功實踐。它不僅是一次卓有成效的文化藝術深度體驗,更是黑龍江省高校深化中俄毗鄰地區友好合作、促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具體行動。
兩國青年在此次活動中結下的深厚友誼,如同他們在太陽島上共同描繪的夏日風景,色彩斑斕,生機盎然,為未來雙方在更廣闊領域開展持續深入的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播下了充滿希望的種子。俄羅斯師生們帶走的不僅是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自身藝術技能的提升,更有對三江美院的美好印象和對中國人民的深厚情誼。這段以藝術為紐帶、跨越國界的盛夏之約,在哈爾濱的六月天里圓滿收官,其美好的余韻必將長久回響。